:::

吳鴻中 - 影視綜藝 | 2018-03-17 | 人氣:924

第十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4日至13日在台北盛大舉辦,本屆焦點影人為來自拉脫維亞的導演萊拉.巴卡尼娜(Laila Pakalnina)。萊拉.巴卡尼娜被譽為拉脫維亞最重要的女導演,也是東歐紀實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萊拉.巴卡尼娜擅長觀察,總能在平凡日常中捕捉戲劇性,並以輕巧篇幅承載普世議題。她的作品包含紀錄片、劇情片、錄像與實驗電影,是全方位的跨類型影像工作者,也是坎城、柏林、威尼斯等國際影展的常客,更曾代表拉脫維亞參加奧斯卡。本屆TIDF將選映萊拉.巴卡尼娜15部經典作品,她也將於影展期間來台與觀眾交流,並舉辦「大師講堂」,分享創作心法。

 

 

見微知著,以真實眼光觀看日常

出生於1962年,萊拉.巴卡尼娜大學就讀新聞系,畢業後前往莫斯科電影學院攻讀電影,成為塔可夫斯基的學妹,受蘇聯美學傳統影響,並繼承義大利新寫實和法國新浪潮的餘波。她於1991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麻布日記》(The Linen, 1991),跟著遞收醫院麻布床單、衣物的貨車,以極富節奏性的鏡頭帶出生命起落,展現出構圖與敘事上的天賦,同年旋即獲選坎城影展。爾後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幾乎每年都有新作,完成超過30部作品,影片短至兩分鐘到一個半小時,都能將氛圍掌握自如。

萊拉擅長以精確眼光捕捉微小事件,從看似平凡之處找出故事所在,並從中展現幽默與關懷,一如他的自述「所見之處即是電影」。像是《瘋雪》(Snow Crazy, 2012)記錄境內沒有高山的拉脫維亞人對滑雪的狂熱,《瀑布》(Waterfall, 2016)記錄觀光客到瀑布休憩玩耍的種種神態。而代表作《夢之地》(Dream Land, 2004)以垃圾場為景,細膩記錄當中富含生命力的動物生態,現實如夢似幻,搭配日本知名配樂家梅林茂的配樂,一舉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等待」也是萊拉作品最大的特色,影片時常捕捉人們等待的姿態。例如,《郵遞》(The Mail, 1995)拍出等待郵件的人們與每日穿梭小鎮的郵差;《西爾多先生》(Theodore, 2006)以公車站為景,記錄老人在車站等待的日常狀態。而萊拉的鏡頭也時常在等待真實,她曾經在迷路時遇上一座廢棄磚窯,重返該地後完成《煙囪》(The Chimney, 2013 )一片。

 

 

創作多元,生活奇想

萊拉的創作亦見證了拉脫維亞自蘇聯獨立到加入歐盟的歷史進程,政治議題在萊拉的鏡頭下,總顯得微小卻又深遠。《盧比克斯之路》(On Rubiks’ Road, 2010)以蘇聯時期的共產黨領導人盧比克斯命名的路為題,捕捉路上人們騎單車、散步等日常活動,讓幽微的政治意涵逐漸發酵。長片《黎明公社》(Dawn, 2015)亦是經典之作,從艾森斯坦的劇本中得到靈感,片中描述17歲的少年為了維護蘇維埃革命理想,舉發父親反體制的陰謀,抽離的敘事宛如讓觀眾身歷其境,直接進入歷史現場,也讓該片代表拉脫維亞參加奧斯卡。

除了《黎明公社》,TIDF也將放映萊拉的兩部奇想短片《水》(Water, 2006)與《靜》(Silence, 2009),前者將場景設置在游泳池,卻以缺水的意象貫穿整部影片,後者則原本應該安靜的美術館卻處處有著擾亂寧靜的聲響,透過奇想,將現實中不會發生的事物,轉化成可想像的現實,展現萊拉從生活中發想議題的獨到眼光。

 

所見之處即是電影

TIDF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萊拉的創作相當多元,且有別於傳統紀錄片的形式,她的影像世界相當寬廣,「真實」彷彿是他的眼光,「等待」則是他的節奏,能在平凡無奇的生活裡發現電影、找到故事,等待真實上鉤。

萊拉.巴卡尼娜將於影展期間來台,除了放映外,TIDF也籌劃「大師講堂」,邀請萊拉分享她的創作秘訣。

 

 

:::

以社群帳號登入本站

今天: 2606260626062606
昨天: 7436743674367436
總計: 123046511230465112304651123046511230465112304651123046511230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