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客 - 影視綜藝 | 2012-08-03 | 人氣:1183
面對數位科技的挑戰,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放下身段,迎頭趕上,並在今年六月二十八日推出中文網站,目標是吸引十億網友點閱。《紐時風暴》(PAGE ONE: Inside The New York Times)紀錄片導演Andrew Rossi取得紐約時報同意進駐報社總部,直擊關鍵時刻及重要決策者的第一反應。《紐時風暴》將於今日(8/3)晚間十點在公視「主題之夜」播出,並邀請曾經兩度到紐約時報訪問的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林照真,談她在紐約時報--這個全球新聞記者眼中的聖壇的現場觀察。 
網路,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大大改變了全球產業的生態。因為網路,Google去年一年賺進新台幣3000億;因為網路,全球最大拍賣網站eBay去年有960億新台幣入袋;科技巨擘蘋果電腦更是軟硬通吃,去年淨利7773億新台幣,股價一飛沖天,一股超過18000元。但就是因為網路崛起,傳統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少知名報紙不是宣告破產,就是吹起熄燈號。 
 擁有150年歷史的洛磯山新聞報停刊,費城日報和明尼亞波里明星論壇報雙雙聲請破產,西雅圖郵訊報轉型為網路報紙,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虧損連連,倒閉、破產傳聞不斷,就連最權威的老牌報紙-紐約時報也一樣難以抵擋科技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不得不裁撤資深記者,抵押總部大樓來尋求生路。 
 紐約時報簡稱為「時報」(The Times),1851年創刊,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影響力的日報,是美國嚴肅報刊的代表。1912年,紐約時報連續報導鐵達尼號冰海沈船的新聞,獲得廣泛矚目和良好聲譽;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紐約時報更上層樓,深入戰場的第一線報導贏得美國讀者的信任和肯定,戰後成為美國最賺錢的報紙。在全美11464個城市和世界各國首都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每天有50份送到白宮,39份送到莫斯科,厚厚的週日版送給台灣外交部長。 
堅持專業是紐約時報的唯一信條,它也因此成為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的常勝軍。但再風光的紀錄也敵不過新科技的挑戰,為了順應潮流,紐約時報大膽啟用年輕的網誌作家,希望藉由這些走在時代尖端的網路世代能夠為傳統報業殺出一條血路,知名網誌作家布萊恩‧史多特就是其中之一。布萊恩工作時開著兩部電腦、一台電視機,隨時留意最新訊息,是紐約時報辦公室的最新風景。 
2010年,維基解密在網路上公布一段駐伊拉克美軍從直升機朝地面人群開火畫面,十二個人在鏡頭前被槍殺。這十二個被美國政府宣稱是叛亂份子的受害者當中,至少包括兩名英國路透社記者。這段影片讓維基解密一炮而紅,也促成紐約時報和維基解密合作,公布了92000份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的軍事機密文件。紐約時報記者曾經感慨地說,「他們揭露政府或跨國秘密,不需透過報紙,只要放上YouTube就好了。」 
今年普立茲獎上個月公布了,網路媒體首次得到普立茲獎的青睞,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和政客新聞網(Politico)分別獲得國內報導獎和政治漫畫獎的殊榮。得到國際報導獎和解釋性報導獎兩項獎座的紐約時報指出,這兩家新聞網站首次獲得普立茲獎,不僅昭示了當前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跡象,也預告了「新」新聞主義的時代即將來臨……。 
:::

以社群帳號登入本站

今天: 1045010450104501045010450
昨天: 9072907290729072
總計: 1277930912779309127793091277930912779309127793091277930912779309